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孩子说话不清怎么办?

北京儿童医院
原创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官方账号
收藏

生活中常发现可爱的孩子把“姐姐”叫成“也也”,把“姑姑”叫成“嘟嘟”,把“开课”叫成“忐忑”,这样含糊不清的发音,困扰着孩子和他人的交往,久之,使孩子变得内向不爱说话,甚至产生自卑胆怯孤僻等心理问题。而作为孩子的父母,也逐渐开始焦虑万分,心急如焚。这种发音问题在医学上称为构音障碍。家长别着急,通过进行早期的语音训练干预纠正,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

什么是构音障碍呢?

下面我们来讲讲什么是构音障碍?临床上,我们将构音障碍分为功能性构音障碍和器质性构音障碍。功能性构音障碍指发音器官及附属结构正常,孩子却说话不清,导致孩子社会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影响儿童交往,临床常见这种类型,通常小朋友4~5岁时,孩子语音功能发育完全,5岁前一般都能发出正确语音。若5岁仍有音节发不出来,则需到医院就诊看看。器质性构音障碍指有口腔结构上的病变,如先天性唇腭裂等。

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从语音发音机制来说,发音绝不仅仅是嘴巴舌头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耳朵的问题,和大脑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从语言的听取,到语言的理解和处理,再到语言的输出,也就是我们的说话,这三个环节任一环节出了问题,或者有一些结构上的异常,都会导致构音障碍。

生活中表现是什么样子呢?

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发音不清,咬字不准,音调速度、节律异常等表现,也就是说话不清,甚至语不成句,令人难以听懂,重者完全不能说话,造成沟通障碍。说话不清影响阅读理解能力,学习成绩受影响!

如何进行科学的治疗干预?

1 治疗前评估:如口腔器官结构功能评估、语音捡测评估及除外听力、智力障碍等的初步筛查。

2私人订制个性化语音治疗训练方案,以整体护理体系理念作指导,关注人文关怀,根据语音学相关特点,结合患者语音发育年龄、理解、配合及认知能力程度,落实上课并持续跟进,方法灵活多样化,进行语音纠正和学习,因材施教以使孩子获得正确发音,尽早融入社会。

温馨提示

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纠正发音问题的关键。

2孩子说话不清时,建议挂口腔颌面外科号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