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工作人员在云南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时失联。截至22日,4人已失联9天,令人揪心。
对于很多科研人员来说,野外科考是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的重要手段。那么,野外科考可能面临哪些危险?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些危险?
《中国科学报》采访了4位有过野外科考经历的科学家,对科研的热情让他们走进人迹罕至的森林、雪山、沙漠。尽管专业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野外考察,容不得一丝大意。”
以下是他们对各自野外科考经历的讲述——
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工作人员在云南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时失联。截至22日,4人已失联9天,令人揪心。
对于很多科研人员来说,野外科考是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的重要手段。那么,野外科考可能面临哪些危险?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些危险?
《中国科学报》采访了4位有过野外科考经历的科学家,对科研的热情让他们走进人迹罕至的森林、雪山、沙漠。尽管专业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野外考察,容不得一丝大意。”
以下是他们对各自野外科考经历的讲述——
内容来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