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人受国外疫情新闻影响,认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无需过多担心,因此放松警惕。这种说法靠谱吗,为什么要拿新冠和流感比?那
01,为什么拿新冠和流感比?
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类比的目的
1、为了帮助理解,所以用一些熟悉的东西来类比一些相对陌生的东西。因此会有「披萨不就是个大饼铺点肉」、「寿司不就是放块鱼在米饭上」之类的说法。
但是,如果你了解了后,还用类比的话,那就属于指代不明了,甚至会给很多人带来困惑。
比如,你去披萨店,说,给我来个大饼铺肉,我觉得这多少有点不明智。
事实上,类比往往为了寻求共同而忽视了差异,容易造成更多问题。
2、当然了,也有一种心理,就是自我麻痹。
这种心理催眠过程的确很管用,很多时候人们面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心理上出现了畏惧的情形,为了改善这种情形,于是就会给自己催眠,所以也用类比。
比如,泰森也不过是个人,揍得过小孩,还揍不了泰森?
当然最常见的是学生考试,高考和平时
不过实际上,这种做法主要是消除恐惧,但不会因为你的自信乐观而改变事实,该不会的依然不会。
个人觉得逻辑上不

02,关于新冠
对于新冠,个人认为二者都不合适。
1,
经过这2年多的疫情,估计很多人对
而至于流感是什么病毒导致的、命名法则这些细节问题,估计更多的人都不清楚了。

反过来,对于新冠,那真的是大家都熟悉了很多。什么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之类的,连很多不怎么上网的老大爷和小朋友都知道。
2,我们需要自我麻痹吗?
新冠这东西,专治不服。
凡是轻视它的,都被打脸了。而且甭管多发达,都是如此。所以我们才选择严阵以待,正面面对它。而不是闭上眼睛就当新冠不存在。
尤其是在当前疫苗免疫率还较低的情况下,盲目自信,那是自我毁灭。
03,新冠和流感的差别
首先病毒本身就相差很远,一个冠状病毒科的(coronavirus)的SARS-COV2,一个是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流感病毒HXNX。科都不一样,自然悬殊很大了。
其次,二者造成的呼吸道
说到这里,最近流行
不过最近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发了一个内容,指出奥密克戎的毒性相比于原始毒株(也就是武汉时期的那个毒株)并没有减弱。

这意味着,当前的奥密克戎的重症率、死亡率低,更大的因素可能是居民打了疫苗。
04,关于抗疫
当前,防疫很累,于是不少人有了一种,躺平放开算了。这完全就是自我麻痹。
我没看到世界上发达国家任何一个国家直接躺平的,不信去看看为啥各国还在更新新冠检测数据,为何各国还在要求注射疫苗?事实上,哪怕是被迫共存的新加坡,大家看一下他们的真实政策,依然严格。
所以,我认为,对待

大概是几点:
1,足够的疫苗免疫率
没有免疫率,那就回到了当年新冠早期的情形了,现在普遍认为,新冠当前的临床表现得益于疫苗。
当然了,跟随病毒变异及时更新的疫苗也是必须的,目前国内也在做mrna疫苗,更新快。
2,足够的药物储备
再轻的病,只要患者数量足够多,都会导致药物不足而进一步加重。
这里的药物,不只是目前批准的Paxlovid,还要包括其他药物,足够多的选择才能防止万一药物失效干瞪眼。
3,足够的医疗冗余度
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人不仅会得新冠,还会得其他病,足够的医疗冗余才能保证其他疾病患者不被挤占。
这三点缺一不可,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