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噪音日丨拒绝“看不见的污染”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图片

噪音被称为

“看不见的杀手”

特别是在城市发展进程

加剧的情形下

噪音的类型更加多样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更加深入

4月16日

世界噪音日

关于“噪音”你了解多少

有哪些方法可以对噪音说“不”呢

噪音(Noise)是一类

引起人烦躁

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

产生干扰的声音

都属于噪音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

噪音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

发出的声音

噪音对听力的损伤

专家研究证明

家庭室内噪音

是造成儿童聋哑的主要原因

若在85分贝以上噪音中生活

耳聋者可达5%

噪音对交谈、通讯的影响

通常

人们正常谈话时的强度

为60至70分贝

打电话的环境噪声在60分贝时

可以听清对方的意思

噪音超过70分贝

就无法正常交流和使用电话

噪音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在强噪声的作用下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

损害脑血管张力和脑电位图的改变

严重的可以引起渗出性出血灶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恢复

就会产生头疼、脑胀

降低神经行为能力等临床症状

图片


内容来自:科普中国

评论
最基层的科普信息员
大学士级
噪音对人体健康危害非常大,要做好管理和防控。
2022-04-16
科普达人AA
大学士级
为了我们的健康拒绝噪音。
2022-04-16
科普6236e96ea8453
举人级
拒绝噪音也是保护环境
20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