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围城,依然心系远方。为不耽搁科学考察计划的工作进程,5月12日上午,尽管北京抗疫仍正处于克难攻艰阶段,由中国绿发会组织的2022年罗布泊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科考筹备会议克服困难,准时在线召开。
来自北京、河北、广州、湖北、陕西、新疆等地的科考组成员,通过网络对前两年科学考察的初步成果集中做了梳理,并对今年科考的各项筹备工作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这是该大型科考项目连续开展的第三年。
在前两年野外工作的基础上,目前,科考队正在编撰罗布泊及周边地区科学考察丛书系列的第一本科考图册。针对科考图册的编撰体例、结构、与具体章节内容的划分,7个科考小组的负责人及其他参与一线科考的工作人员,积极在线提出了详细的建议与意见。按照工作计划,该图册有望在今年内正式刊出。
同时,科考队对今年的科考行程、科考区域、科考组织方式、以及具体的筹备工作等,在线做了充分沟通。按照初步讨论结果,2022年度的罗布泊及周边地区科学考察,将依然由水文组、野生植物组、土壤与微生物组、野生植物组、野生动物组、昆虫组、水生生物(鱼类)组、地下水组等8个科考组组成,各个科考组将在总的科考宗旨与主题下,相对独立地开展或推进各自的科研任务,其调查区域将主要仍集中于与罗布泊密切相关的博斯腾湖—孔雀河—罗布泊水系、塔里木河—台特玛湖沿线水系、车尔臣河—台特玛湖—喀拉和顺湖—罗布泊水系等。
“如果5月底北京疫情缓和,出现窗口期,争取今年的科考出行尽快启动”,中科院遥感所卢善龙博士在综合各地防疫及科考准备状况后建议。
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计划,是2020年7月由中国绿发会提出并立项开展的。该大型科学考察项目拟在十年时间(2020-2030)内,在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再次引发区域生态环境突变式演化的关键节点上,对罗布泊及周边地区持续开展涉及动植物、土壤、地表与地下水等多领域的综合科学考察,以期能分析并预判该区域以“死亡之海”罗布泊为代表的生态恢复的可能性,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规划、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文 / 橡树 审 / shanlong 责编 /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