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主办
普通用户
科普员
科普号
管理员
登录
业务中心
管理中心
资源中心
帮助
客服
搜索
首页
头条
地区
安徽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南省
吉林省
江西省
山东省
云南省
浙江省
重庆市
热词解读
健康
科学辟谣
前沿科技
应急科普
科教
博物
军事
科幻
人物
专区
天文地理
生活百科
智农
社区
航天航空
双碳
连日来,我国北方持续高温,华北和黄淮旱情快速发展。正值“三夏”关键期,旱情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如何科学开展抗旱保夏播工作?
抗旱保夏播
全球高温警报响起!今年夏天会有多热?
全球高温天气警报再次响起!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在2024年的前4个月里,全球气温创下175年来同期新高。今年夏天我国将变得有多热?极端高温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看魏科老师精彩解读!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17评论
持续高温下,多地旱情如何应对?
科普中国
54评论
全都下地抗旱了!一起来看农业强国的家底
科普中国
36评论
北方极端高温仍在持续,夏收夏种如何推进?
科普中国
1336评论
科普图解 | 北方旱象显现,如何做好抗旱?
人民网科普
21评论
【跟着专家学种植】全苗就是收获的希望!夏播谷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光明科普
6评论
南涝北旱!南北方气象差异为什么这么大?
北京科学中心
1085评论
【战“三夏” 保丰收】除了“烂场雨”,小麦收获还需防范这些气象灾害
光明三农
1269评论
科技助力“三夏”生产
水稻的种植方式如何演变?又该如何走向智慧化?
根据播种时间的不同,可以将水稻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早稻通常在3月底到4月初或清明前进行播种,并在4月底到5月初进行移栽。中稻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初到5月底,移栽时间则为6月底到7月初。
光明三农
26评论
科技更新丨科学家的这些新研究,让水稻不仅“节水”还抗旱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本期科技更新带您了解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看看科学家们做了哪些研究,让水稻不仅“节水”还抗旱。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163评论
科普图解丨哪些“黑科技”为夏收“保驾护航”?
截至6月8日17时,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86亿田,收获进度达61%。夏收小麦为何要“抢”?农田里有哪些“黑科技”为夏收“保驾护航”?
人民网科普
1044评论
节水抗旱稻:“蓝色革命”的重要手段
水稻的“蓝色革命”与水息息相关。通过技术手段,创新培育节水抗旱稻,实现旱种旱管稻作生产模式,从而使水稻生产摆脱对水的过度依赖,大幅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水稻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模式转型。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13评论
“秸”尽所能:夏收之后,秸秆应当如何处理?
光明科普
13评论
想同时提升小麦抗旱、吸肥能力?一个基因就搞定
光明科普
0评论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科普中国APP
开启您的智慧生活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1